高等教育论文_高校食堂7S现场管理优化研究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基础理论
2.1 工业工程相关理论
2.1.1 ECRS原则
2.1.2 PDCA循环
2.1.3 人因工程学
2.1.4 搬运作业管理
2.2 现场管理优化
2.2.1 7 S管理理论
2.2.2 7 S管理工具
2.3 本章小结
3 中北大学食堂7S现场管理问题研究
3.1 中北大学食堂基本情况
3.1.1 中北大学食堂简介
3.1.2 中北大学食堂现场布局特点
3.2 分析方法概述
3.2.1 “5W1H”分析法
3.2.2 “人机料法环”分析法
3.2.3 鱼骨图分析法
3.3 7 S现场管理问题分析
3.3.1 员工综合素质
3.3.2 现场环境现状
3.3.3 设备管理问题
3.3.4 物料管理现状
3.3.5 工艺方法规范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7S现场管理在中北大学食堂具体应用
4.1 现场员工全方面管理
4.1.1 员工岗位责任
4.1.2 员工技能素养
4.1.3 员工激励反应
4.2 现场环境改进
4.2.1 改进模式
4.2.2 7 S管理实施内容
4.3 TPM活动改进
4.3.1 TPM要点
4.3.2 TPM推行程序
4.4 物料优化管理
4.4.1 物料的采购
4.4.2 物料的验收
4.4.3 物料的储存
4.5 方法规范优化改善
4.6 本章小结
5 中北大学食堂7S现场管理优化效果评价
5.1 构建优化效果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5.2 优化效果评价体系各因素指标依据
5.3 优化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5.3.1 因素集的建立
5.3.2 权重集的建立
5.3.3 评价等级的建立
5.3.4 模糊综合评价
5.4 中北大学食堂7S现场管理优化效果
5.4.1 现场设备优化
5.4.2 现场员工整顿
5.4.3 物料节约改善
5.4.4 工艺流程的完善
5.4.5 现场环境的改善
5.4.6 服务及文化的改进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文章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智能科技的综合应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理论不断涌进国内,促进了中国社会及生活水平的的快速提升。在这背景下,工业工程学科下的7S现场管理理论也广泛应用于国内企业生产制造体系中,是被广泛证明了的有效解决现场管理问题、降低企业成本、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科学方法。目前,国内高校的食堂在的现场员工、食堂环境、操作设备、物料以及制度方法等方面存在生产加工浪费、生产和用餐环境的质量不达标、食堂员工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现场管理问题。如何将7S现场管理有效利用到食堂现场管理体系,解决高校食堂的现场管理问题并使食堂逐步发展成为食品安全、健康保障、就餐环境整洁舒适、员工服务全面、师生体验度良好的高校食堂是本文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中北大学食堂为研究对象,运用5W1H、人机料法环以及鱼骨图分析法,将食堂现场管理分为员工、环境、设备、物料、方法规范5个板块,基于以上板块分析中北大学食堂在7S现场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综合运用TPM改进、定置管理、ECRS原则、人因工程学、搬运作业等工业工程理论和7S现场管理方法,消除食堂生产中的过度浪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及改善食堂卫生条件;建立高校食堂现场管理优化效果评价体系,从现场员工、现场环境、现场设备、物料、工艺流程和服务文化共5个方面,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7S现场管理在中北大学食堂管理的实施效果;通过评价得出以下结果:7S现场管理的应用,对于食堂现场管理中的现场设备、员工素养、工艺流程方面的优化效果处于“有”和“良好”的状态,对于师生服务及文化宣传、物料节约方面的优化效果处于“合格”状态。在后续的系统优化中,还需加强食堂组织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以及物料的节约利用。经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7S现场管理方法在食堂的管理运用中是行之有效的,对改进食堂生产、储存、餐饮服务,持续降低食品生产加工浪费行为,摆脱食堂场地环境脏乱差现象,提高食堂员工的服务水平等现场管理的诸多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对于其他模式的食堂和餐饮行业的相关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意义。